案例 发布时间:2025-07-16 03:31:57
来源 | 汴梁城下
当个人画家的心血之作被擅自印在浴室脚垫上售卖,当 10000 元的索赔与消极拖延的态度碰撞,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团队的调解员用专业与坚持,在僵局中开辟出一条和解之路,让权益得到维护,让矛盾终得化解。
案件的起点,原告杨女士是一位专注于宠物绘画的个人画家,她原创的小狗图片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构思与打磨,却在网上被盗用,竟然堂而皇之地印在浴室脚垫、地垫等产品上公开售卖。气不过的杨女士带着 10000 元的赔偿诉求通过网上立案“走进”龙亭区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
接手案件的是法院多元解纷团队的单秀枝、赵好景与闫福顺三位调解员。三位老师深知,著作权纠纷不仅关乎经济赔偿,更关乎对创作者智慧成果的尊重。但调解之初,局面便陷入困境:被告虽口头承认使用了图片,却对赔偿始终 “打太极”—— 要么以 “经营困难” 为由推脱,要么答应赔偿却迟迟不兑现,配合度极低,甚至一度回避调解员的沟通。面对被告的消极态度,调解员们没有退缩。他们先从原告处入手,一边耐心安抚其激动情绪,详细解释著作权侵权的法律界定与赔偿计算依据,帮她梳理维权的合理预期;一边引导她客观看待被告的经营规模与过错程度,为后续协商留出空间。
而对被告,调解员们更是下足了功夫。一次次电话沟通被敷衍挂断,就换用书面方式阐明法律后果,附上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让其明白 “拖延不是办法”;当面沟通时被告言辞闪烁,三位调解员直击问题核心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就是侵权,逃避只会让责任更重”。
最终,经过十多轮的沟通、劝说、分析,被告终于不再拖延,表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原告也体谅到调解的不易与被告的实际情况,同意将赔偿金额降至 1000 元,被告当场支付赔偿款。
下一步,龙亭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工作,聚焦调解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不断提升调解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