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发布时间:2020-06-18 02:39:19
宣传推广类
商家销售类
主播销售类
由专业直播主播、名人明星、“网红”等主播在自有直播平台账号直播,与网店或线下渠道品牌方签订协议,为品牌方推荐商品,消费者从直播间点击链接进入品牌方销售页面购买下单。
宣传推广类直播
若主播自行设计宣传内容,可能构成“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此外,此类主播通常会在直播间以亲身体验、试用效果的方式推销商品,也有部分专业知名主播、名人明星等主播利用其自身知名度进行宣传推销,此种情况下不排除主播构成该商品或服务的“广告代言人”。同时,若主播在自己经营的网店销售商品,则可能成为商品经营者,在发生纠纷时应承担主要和直接的法律责任。
2020年6月16日,北京市消协发布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49.12%的受访者认为平台、主播和商家都应为直播带货行为负责,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如遇到问题,三成的受访者选择找主播维权或向有关部门投诉。那么,主播在直播带货中究竟应承担何种责任呢?
广告代言人如实推荐、证明责任。即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
先行赔偿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虚假宣传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主播在直播销售的过程中,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还可能面临罚款、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等行政处罚,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如果存在故意销售假冒产品等行为,涉及诈骗、虚假广告、损害商业信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还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
3、经营者及广告主:确保商品质量
直播带货感染力、互动性强,但提醒消费者应擦亮双眼,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商品。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观看直播购物时,采取截屏、录像等方式固定和保留相关购买证据,比如主播对价格折扣、赠品、质量等的承诺;
收货时及时查验商品,最好在快递员的见证下拆封查验或录制拆封查验视频,便于向商家主张权利或作为证据;
售前可主动与商家确认商品或服务的情况,确定是否如主播所述,售后遇到问题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向商家提供相应证据,商家不予理睬或拒绝合理售后请求时,可申请平台介入或向市场监管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必要时可到法院起诉。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