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阳光知识产权调解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调解案例 |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18 05:37:15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组织编写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手册》于日前发布,鉴于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性, 调解员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调解技巧, 具备良好的沟通、 协调能力, 更需要对纠纷相关技术、法律知识拥有足够深刻的见解, 方能在面对具体的纠纷时, 及时作出判断。基于此,手册中收录了18件法院调解和行政调解的典型案例, 供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参考。 


来源 |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其他知产纠纷调解典型案例——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行业调解


【案情简介】

2014 年8 月, 北京某担保公司与某科技公司签订合同, 向某科技公司购买定制版“贷款、理财”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合同该约定: 乙方(某科技公司) 须在合同签订后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甲方(某担保公司) “贷款、理财”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前期调研工作, 并提供按甲方需求完成的《系统需求文档》。调研工作完成后, 乙方须在30 个工作日内按照《系统需求文档》完成甲方“贷款、理财”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配置和安装工作。后某担保公司以某科技公司未完成前期调研工作为由, 起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已支付的合同款项、支付违约金等。


【调解过程与结果】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调委会) 受法院委托, 介入该案调解。调解过程中, 调委会了解到, 本案诉争的两款软件前期调研工作已完成, 形成了《需求议定书》。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原被告双方多次沟通, 就软件需求进行了多次变更, 在测试、验收阶段, 双方就软件的部分功能特别是核心算法问题产生了争议。为此, 调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了研究, 认为本案的关键在于开发完成的软件核心功能即利率拆分计算方法是否符合双方约定的软件功能需求。调委会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专家的优势, 邀请了两名金融软件行业资深专家对诉状软件进行了现场测试, 并全程参与调解。调解专家通过听取开发工程师的情况说明, 观看软件功能演示, 同时结合《需求议定书》, 重点对核心算法功能进行了测评, 最终出具专家意见, 并现场进行了调解。对于专家给出的意见, 双方都表示认同。最终, 在调委会及专家的努力下, 双方达成和解。


【典型意义】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中, 委托方和开发方对合同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作为软件的需求方只能描述自己的需求, 一般不了解软件开发技术,因此在签订委托开发合同时, 不了解“项目关键需求” “功能列表” 和“质量属性” 等合同条款的含义, 导致合同约定内容与其真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从而引发争议。另外, 软件开发比较复杂, 合同履行过程因需求调整、技术更新等原因可能会频繁调整合同条款, 但开发方对上述改动往往不进行书面确认, 也是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


在诸如此类软件开发合同纠纷调解中, 调解员在找到案件争议焦点后,应及时与技术专家进行沟通, 并尽可能邀请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调解。技术专家能将软件相关的技术及术语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 使没有技术背景的调解员更容易理解案件的真相, 有利于调整调解思路, 增加调解成功的几率。

往期回顾


案例1 | ETC 专利侵权纠纷法院调解

案例2 | 展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调解

案例3 | 展会主办方协助展会外观设计侵权纠纷调解

案例4 | 照明专利侵权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5 | 三维标识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

案例6 | 商标权属纠纷案法院调解

案例7 | 嘀嘀商标权侵权纠纷法院调解

案例8 | 西湖龙井商标侵权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9 | 商标侵权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10 | 行业协会协助著作权侵权纠纷法院调解


案例11 | 类案分析法调解批量著作系列纠纷案调解


案例12 | 快速维权中心协助法院调解涉外著作权纠纷案

案例13 | 财经杂志与网站著作权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14 | 批量类型化著作权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15 | 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调解


案例16 | 知识产权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行业调解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