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17 04:42:37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组织编写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手册》于日前发布,鉴于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性, 调解员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调解技巧, 具备良好的沟通、 协调能力, 更需要对纠纷相关技术、法律知识拥有足够深刻的见解, 方能在面对具体的纠纷时, 及时作出判断。基于此,手册中收录了18件法院调解和行政调解的典型案例, 供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参考。
来源 |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其他知产纠纷调解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行业调解
【案情简介】
张某为在苏州工业园开办早教中心, 于2014 年11 月24 日与某咨询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同书》, 约定: (1) 咨询公司授予张某在苏州工业园的唯一特许经营权, 咨询公司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内容包括: 商标、专有课程、经营管理模式、服务体系等知识产权; (2) 张某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加盟费、品牌使用费、教具款、保证金共计267800 元。张某按照合同约定向某咨询公司支付了相关费用。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因指定的苏州工业园的指定位置不符合消防要求, 不能开办早教中心, 于是张某要求退还已支付的费用, 但双方未达成一致。后张某起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要求解除与咨询公司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 同时要求返还已交纳的费用。法院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后, 委托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下称调委会) 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与结果】
调委会受理该争议后, 分别以电话、邮件及现场调解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沟通, 了解到导致双方争议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张某以咨询公司无早教经营许可资质要求全额退还款项; 二是无法继续履行特许经营合同主要是张某选址时未考虑到消防问题。
经过咨询相关法律专家, 调委会了解到, 目前在我国办理早教中心, 必须进行特许经营备案。在司法实践中, 只要进行了特许经营备案,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一般不会因为资质而判决签订的加盟合同无效。随后, 调委会将咨询内容及张某选址问题, 与张某代理人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 张某同意在退款上作出让步。最终, 经过多次的沟通, 双方在退款方式和金额上达成一致。
由于咨询公司不能立即支付所有合同款项, 张某担心和解后咨询公司反悔。为此, 调委会建议双方在达成一致意见后, 通过法院出具调解书。
【典型意义】
本案成功调解的原因有二:
其一, 灵活的诉调对接机制。本案中, 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自愿, 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事人选择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解决纠纷, 使得当事人对调委会有充分的信任。调解过程中, 调委会与案件主审法官保持必要的沟通, 及时交流调解情况, 征询法官的意见, 有效确保了调解方向和思路的准确。
其二, 依托行业协会丰富的专家咨询。调解过程中, 调委会充分征求了行业技术专家、法律专家的意见, 从而快速、准确地提出了合理调解方案,加快了调解的进程。
行业性、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 整合、协调多方资源。这对于丰富社会矛盾化解手段, 畅通行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 缓解诉讼、信访和仲裁工作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往期回顾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