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阳光知识产权调解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调解案例 | 嘀嘀商标权侵权纠纷法院调解

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05 03:29:44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组织编写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手册》于日前发布,鉴于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性, 调解员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调解技巧, 具备良好的沟通、 协调能力, 更需要对纠纷相关技术、法律知识拥有足够深刻的见解, 方能在面对具体的纠纷时, 及时作出判断。基于此,手册中收录了18件法院调解和行政调解的典型案例, 供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参考。 


来源 | 国家知识产权局


商标侵权纠纷调解典型案例——

嘀嘀商标权侵权纠纷法院调解


【案情简介】

2011 年3 月, 原告宁波市科技园区A 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A 公司” ) 在第九类“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 ” 上申请注册了商标和商标, 核定使用商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 ” 等商品项目, 有效期均至2022 年5 月20 日。2011 年8 月, 宁波A 公司的兄弟公司杭州B 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B 公司) 推出了一款叫“嘀嘀出行”的下载软件, 后来还有“嘀嘀导航” “嘀嘀地图” “嘀嘀打车” 等, 主要在杭州地区推广。2013 年7 月19 日, 宁波A 公司将上述商标转让给杭州B 公司。双方其后又签订商标许可协议, 杭州B 公司将该注册商标排他许可给宁波A 公司使用。


北京C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C 公司) 于2012 年9 月以广告语“滴滴一下, 美好出行” 开始对外推出其“嘀嘀打车” 系列软件。随后“嘀嘀打车” 品牌打响, 并迅速占有市场, 北京C 公司在宣传中称, “嘀嘀打车” 成为“全国打车软件的领导品牌” “全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平台”。


2014 年5 月, 宁波A 公司、杭州B 公司共同以北京C 公司将“嘀嘀”作为app 商标, 使用在“嘀嘀” 打车的乘客版、司机版app、网站www. xiao-jukeji. com 以及其各地门店招牌、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等行为涉嫌侵害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 诉至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认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并要求北京C 公司停止侵权, 在《中国知识产权报》《钱江晚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全国主流媒体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并赔偿损失8000 万元、律师费20 万元等。本案广受社会关注, 同时也是杭州中院有史以来受理标的额最高的商标侵权案。在审理过程中, 经法院主持调解, 原告和被告达成了一揽子商标转让协议原告撤回了对这个案子的起诉。


【调解过程与结果】

案件审理中, 双方当事人虽然对是否构成侵权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但却均表达了强烈的调解意愿, 希望法院协调解决双方的矛盾和分歧。对此,杭州中院始终立足于尊重维护知识产权, 促进互联网+时代新兴业态健康发展, 实现商标权人合法权益以及已经形成的社会公众对涉案商标认知度之间的合理利益平衡, 尽最大可能促使双方当事人从矛盾对抗走向和解共赢。


该案案情复杂, 在侵权行为表现形式的认定、被控侵权商标的使用方式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商品和服务的划分等方面对司法审判提出了新的挑战, 杭州中院专门召开了专家论证会, 邀请浙江省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案件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 承办法官通过多次电话沟通、面对面磋商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和化解,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商标转让协议。


案件的圆满审结, 既维护了宁波A 公司、杭州B 公司作为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又使其通过转让注册商标实现商标权利的价值, 免于日后相关案件的讼累, 专注于自身业务的转型和拓展, 也使北京C 公司在获得转让的注册商标后, 继续对其通过倾力营销形成的具有稳定消费群体和市场格局的经营模式进行完善和提升。同时, 对社会公众, 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理念, 注意避让他人知识产权, 做好品牌创立的前期准备,未雨绸缪、避免纷争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典型意义】

长久以来, 人们认为调解等同于和稀泥, 调解员不需要对该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事实上, 真正高超的调解员, 需要对纠纷的争议焦点、权利人的权利基础、权利属性、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以及以往同类司法判例做到了然于胸, 并在此基础上, 准确地向当事人明晰各自所需承担的诉讼风险, 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本案中, 法院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的方式, 邀请浙江省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案件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并在厘清当事人关系和争议焦点的基础上, 观察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和权利边界, 最终成功化解纠纷。


往期回顾


案例1 | ETC 专利侵权纠纷法院调解


案例2 | 展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调解


案例3 | 展会主办方协助展会外观设计侵权纠纷调解


案例4 | 照明专利侵权纠纷行业调解


案例5 | 三维标识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


案例6 | 商标权属纠纷案法院调解

在线留言